在傳統印象中,傳統外貿= 英語 + 外貿,時代發展快速,外貿在與互聯網發展息息相關下催生出新定義——“互聯網外貿”。
互聯網有傳播速度快的屬性,但是沒有經過精心策劃的外貿營銷,無異于搬磚,干苦力活。如果產品營銷文案和表達形式(文字,圖片,音頻,視頻等),缺乏被分享、被傳播,效果等同于傳統外貿。
所以個人非常認同:“互聯網外貿≠ 互聯網 + 外貿”;“互聯網外貿= 傳媒學 + 外貿”;提出這個思維的大神!!
互聯網有傳播速度快的屬性,但是沒有經過精心策劃的外貿營銷,無異于搬磚,干苦力活。如果產品營銷文案和表達形式(文字,圖片,音頻,視頻等),缺乏被分享、被傳播,效果等同于傳統外貿。
“新型外貿業務員”還會去優化每一張產品圖,每一段視頻,優化每一句“臺詞”,并謹慎考慮是用直播還是用美拍?唯一的目的是讓產出的內容具備吸引力,激發快速有效的分享和傳播。這就是傳統思維操作互聯網外貿和互聯網思維操作外貿的區別。
要讓外貿行業在互聯網有更好的獲利,得加入一些傳媒學和市場學的技巧和手段,就比如營銷文案。再利用互聯網、新媒體這個“大喇叭工具”,讓外貿在營銷中發展的更好。
說回文案:
一、那什么樣的文案才算是有銷售力的文案?
最就直接的就是——轉化率,而轉化直接體現在能大大提高詢盤率,銷售量。
像是發出的郵件,不僅被查看了,還得到了回復;不知道我們產品的,現在了解了,還有興趣來詢價了;看了產品細節,最后想下單了,這些都算是轉化。
二、文案中容易混淆的產品“賣點”和“特點
賣點,這個真的是被做產品運營的寫爛了。平臺上同一款產品的賣點都是千篇一律的產品自身描述而已。文案同質化嚴重,客戶也并不感冒。
個人認為文案應該站在客戶的角度,把我們的產品有的特點,轉換成客戶能享受的益處。那么怎么分產品的賣點和特點呢?很簡單,產品外形、質量、功能、品牌、包裝這些都是從自身出發,都算是產品特征。
而賣點就應該是站在客戶角度,解決客戶痛點,以及客戶能得到什么受益點。再帶點別出心裁或與眾不同的特色、特點。這些特點、特色,一方面是產品與生俱來的,另一方面是通過營銷策劃人的想像力、創造力來提煉出來的,不論它從何而來。
三、用文案塑造出品牌商優勢(品牌能溢價)
不管什么行業或產品,都有很多同行或同質化的產品,其實大家也都知道做的產品差不多,做貿易的要突出品牌優勢,有效豎立品牌形象,這樣的話,在終端市場或客戶面前的時候,談判的籌碼就不一樣,這就要靠文案來塑造。
四、針對不同的國家,做不同的文案營銷
不同的國家,不同的文化,不同的目標市場,一定要區別對待,做不同的文案吸引客戶眼球。
像美國人是可以統稱為左半球腦型的民族,他們有堅定不移的邏輯、直率、力量。看重語言、口碑的重要性。
拉美(巴西、阿根廷)國家豐富的文化傳統顯示其質樸、明快、強烈和奔放,情感激烈而敏銳。而他們的知覺與內心世界是細微的。那么文案內容應該傾向簡約而又不同尋常,帶點情感張力。
再看法國,法國人就是優雅、藝術的代名詞,文案應該注重產品形象,創作精致、風趣一點。
在推廣文案、產品時,再注意一些細節:
(1)目標國家偏愛什么顏色;
(2)文案融入當地區域的元素;
(3)文案體現出目標國家、區域的熱門事件話題。
五、策劃、分析老外的做事風格
一般做外貿的人或者有經驗的外貿,多少都知道或熟悉一些老外的風格,比如說他們講究品質,效率,時間,準確,客觀,事實等,小編想說的是,光知道這些還不夠,還要想辦法更深度的分析,從而在外貿文案策劃中做的更好。